#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說不沒有那麼簡單 #從性騷擾案例認識性別交織性〕
如果壯士們常看新聞就會注意到,近期有許多關乎「感情糾紛」、引起社會關注的案件。在看這樣的案件時,我們其實容易忽略一些觀看的角度!
所以今天政經八百想跟壯士們聊聊:性別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的重要性。
▌ 什麼是「性別交織性」?
性別的交織性是在說明,性別絕對不是單一議題,而是與其他層面例如:階級、種族交織在一起,進而使得權力關係中弱勢的一方更加弱勢。
然而,在現實層面中我們卻常常忽略性別交織性的重要性。甚至常推斷每個人在每段關係或情境中,都有絕對的能力展現自由意志。
▌ 性別交織性的案例
2018 年曾發生法官性騷擾法官助理的案件。法官助理聘期一年,由法官決定是否續聘。
陳姓法官在法官助理聘期即將屆滿前,邀請法官助理於晚間見面,並邀約助理去泡溫泉,助理則提議到政大河堤散步(助理為政大畢業)。
到政大河堤後,兩人待在車上,法官要求助理閉上眼睛,助理閉上眼睛後,法官便輕吻助理,因而被助理指控性騷擾。
此案本來被判定法官須免職,後來開啟再審改判定罰薪一年。
再審法官陳志祥法官多次上媒體表達自己改判的原因,幾項原因包括「地點是女方選的」、「女方閉上眼睛是一般觀念為同意被親吻」等語。
▌ 同一個事件,如果我們換個角度...
上述原因為陳志祥法官對此事的敘事方式,但若我們換種敘事方式,加入權勢的變數呢?
陳志祥法官顯然忽略了法官與法官助理間的上下從屬關係中的權力不對等,權力不對等使得助理無法直接拒絕法官的邀約。
或者可以推測她在拒絕與同意中掙扎,最後選擇了自己熟悉的政大河堤、而非泡溫泉。
▌ 除了案例,哪裡還有「性別交織性」的身影
除了法院案例,也能從教育內容觀察。從小,課本都教導我們遇到性騷擾要「勇敢說不」、「大聲呼救」。
但這樣的呼籲忽略了每個情境、關係中的複雜性,也忽略了性別的交織性。
此種標語可能導致事情發生時,大家把責任歸責給受害者,「你為什麼當下不拒絕」、「為什麼不求救」。
▌ 結語
就像近期發生的各種案件一樣,在複雜的感情關係或情境中,常常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完整的自由意志。
每個人都可能會因為其他的各種變數被綁住,這是我們在思考性別議題的時候,絕對無法忽略的一點!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各位壯士們有幫助,如果喜歡的話記得給我們愛心,還有分享出去!也歡迎跟我們分享你想到生活中跟「性別交織性」有關的事情喔!
#政治 #政治學 #台灣 #科普 #科普政治學 #兩岸 #政經八百 #懶人包 #大學生 #性別 #兩性 #性別關係 #兩性關係 #關係 #性別議題 #權力不對等 #突破盲點